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是中央直属的事业单位,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创建者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先后有25位院士在所工作,现有工作人员2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汇聚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百余人;现有在学研究生1400余人。
金属所是涵盖材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型研究所,研究领域包括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和能源材料等,涵盖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加工、组织结构表征、理论与计算模拟、性能评价、腐蚀与防护、使役行为分析等。
金属所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奖4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包括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近年来,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载人航天、大飞机、航空发动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材料技术攻关任务,解决了装备制造、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医疗、国家安全等战略性支柱行业的材料技术难题,为“奋斗者号”深潜器、系列“嫦娥”探测器、“祝融”探火、“问天”空间站、大型盾构机、四代核电装备和海洋工程等提供系列关键材料保障;在纳米金属、碳纳米材料等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在世界材料领域保持了一席之地。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材料极限特性与构效关系
纳米金属材料,先进炭材料,低维材料,特种功能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材料电子显微学,结构与性能表征等。
·材料环境交互作用与使役安全
腐蚀科学与防护,生物医用材料,材料力学行为,材料疲劳与断裂,材料使役行为,无损检测与评价等。
·高性能结构材料
高温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非晶合金,高熵合金,铝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稀土钢,特殊钢等材料及部件制备技术。
·面向“双碳”战略的新材料新技术
新型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太阳能高温集热材料,氢能“制储输用”,宽温域储能,固态相变制冷,温室气体捕获与转化用新材料新技术,材料高值循环再利用等。
·面向信息领域的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
低维碳基材料,二维半导体,磁性材料,量子材料,柔性电子器件,铁电存储器件,芯片级热控元件,高纯金属等。
·材料研究新范式
AIfor材料(材料人工智能),计算材料学,数据和知识驱动材料设计,材料机器学习,材料数据库等。
三、重点招聘学科(包括但不限于)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腐蚀科学与防护 |
物理 |
化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冶金 |
力学 |
催化 |
机械(材料相关) |
…… |
四、招聘岗位及待遇
工作地点:辽宁省沈阳市
岗位名称 |
招聘条件 |
支持条件和待遇 |
单位其他福利 |
优秀博士后岗位(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如有岗位急需等特殊情况,年龄可放宽至38周岁。 部分岗位对于发表论文、英语水平有要求。 |
1.年收入30-45W起,根据是否入选国资计划、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分档(含住房补贴及公积金等),年底奖金等另算。 2.获得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卓越奖另有3-8W的奖励。 3.六险两金: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社保,在五险一金基础上增加补充医疗保险和职业年金,其中公积金年度5W+(顶额24%缴费)。 4.入职时定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可参加研究所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竞聘。 5.参照事业编制签订聘用合同,满一个聘期(2年)可申请进入事业编制。 6.沈阳市生活补贴9W,“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上浮10%(9.9W);购房补贴7W。【备注:省市补贴政策具体按照省市最新规定执行】 7.辽宁省:全球TOP200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留辽奖励30W/人。 |
博士后公寓、员工宿舍、免费健康体检、午餐补贴500元/月、交通及通讯补助150元/月、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工会福利、节日福利、婚育慰问等。 |
科研支撑岗位 |
硕士研究生 (岗位详情扫描二维码查看) |
1.年收入10-18W,根据相关规定可竞聘事业编制。 2.沈阳市生活补贴4.32W,“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上浮10%(4.75W);购房补贴4W。【备注:省市补贴政策具体按照省市最新规定执行】 |
|
职能部门岗位 |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士 材料类、化学类等 (岗位详情扫描二维码查看) |
1.提供具有本地区竞争力的薪酬。 2.享受沈阳市补贴及购房政策。【备注:省市补贴政策具体按照省市最新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