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山大学生态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干扰对地球植被、地形地貌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以滨海湿地和极地冻土区为代表的多个碳储量丰富且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的前沿生态系统。近5年来,其个人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Global Change Biology和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国际主流期刊,指导的博士后获国家级基金一项。团队深受学生喜爱,也全力支持青年学者发展。
详情请参考:https://eco.sysu.edu.cn/teacher/958
课题组真诚期待与您在中山大学深圳相遇!
二、招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滨海生态系统方向
●滨海植被对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滨海生物入侵和红树林分布动态;
●滨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修复;
2)高海拔高纬度(北部森林/草原/苔原)生态系统方向
●多元气候变化对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植被景观重组的影响;
●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冻土动态及其对植被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自然干扰(如野火和干旱)对高海拔高纬度区植被健康的影响。
三、基本要求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生态学、地球科学或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包括应届博士毕业生;
2)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过SCI论文一篇及以上;
3)具备一定的遥感、GIS和统计学分析基础;
4)具有良好的基本实验技能和英文阅读、写作能力,能独立负责课题并完成研究工作。
四、岗位待遇和发展空间
1.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和优质便利的三甲医院医疗条件;
2.拥有独立的博士后公寓,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学校为其子女就读中山大学附属学校提供便利;
3.提供充分的基金申请指导。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类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研究经费或奖励。如:国际交流计划(含引进项目、派出项目和学术交流项目)、“博新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深圳市博士后人才工资补贴及深圳市光明区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补贴等;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申请者还可申请深圳市“孔雀计划”;
4.中山大学设有“逸仙博士后”项目,薪酬待遇不低于50万元/年(含五险二金),详情请见:https://mp.weixin.qq.com/s/W3EaTqg5P5e1FNRHAwiX2A;
5.课题组将全力支持博士后发展,积极为其创造国际交流和合作等提升机会,支持参加至少一次国际会议,为优秀博士后发放项目酬金,并根据其在职期间的科研贡献提供绩效奖励;
6.工作期限一般为2-3年,表现突出者可获更长期的资助,支持期满后,成果突出者可直接申请转聘留校任教;
7.此外,深圳市对出站留深工作的博士后给予30万元资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五、平台支撑
中山大学生态学科在教育部多轮学科评估中均并列第一名或A+,并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依托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黑石顶地带与非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等)和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生态学院迅速发展,并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学院基础条件完备,包括野外台站相关设施、大型温室、生态学观测与分析仪器等,建设有南亚热带地区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固定大样地,对开展从个体至整个生态系统尺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此外,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山大学建设有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科考实习船和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为开展极地方面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