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会场次
【上海·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分会场】-12月19日(周五)(地点:上海·星级酒店)
2. 报名通道:
本次对接会第一轮人才报名参会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8日(周三)24时,有意向参会人才请务必提前填写并提交意向报名信息:
点击立即报名→https://bm.gaoxiaojob.com/vm/wtAUuOR.aspx
席位有限!早报名早评估,提前锁定参会名额。
本次活动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报名后组织方将审核报名人才资料,并向符合条件的人才通过邮件形式发送正式邀请函,我们将按照人才类别及出发区域,为正式受邀参会学者提供最高5000元的补贴支持,另享餐费补贴,具体以邀请函为准。
3. 入场方式
收到正式邀请函的项目候选人到场参会需出示邀请函及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证明,如身份证/护照/学位证等。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部
博士人才招聘信息
(工作地青岛)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相关成果转化;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建设海洋监测科技创新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
海仪所编制442人,现有职工26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90%,具有高级职称12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泰山学者13人,其他省市级人才10余人。柔性引进院士1人、“CJ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1人获国家“政府友谊奖”,4人获“齐鲁友谊奖”。获批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个,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以海仪所为依托,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实验室、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山东省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监测设备工程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建成了从岸基、近海到深海大洋,从空中、水面、水下到海底的立体观测研究体系;形成了从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生产为一体的研发、转化、生产链条。到目前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取得各项专利600余项。
以海仪所为依托,建有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院,立足国家“海洋强国”和山东省“海洋强省”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出了“学、研、产、用”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形成了海洋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海洋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以及电子信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三个研究生专业,到目前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科生8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
2021年,整合海洋技术科学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成立海洋技术科学学部,保留学院牌子和研究所二级法人资格。现招聘优秀高层次人才及专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一、招聘岗位条件
所需专业 |
学历学位 |
研究方向 |
博士需求人数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博士 |
船舶水动力学分析,海洋结构物系泊受力分析,船舶流体力学、推进技术等。 |
3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博士 |
多源异构海洋观测网搭建技术,非接触式波浪测量技术,海洋结构物研发。 |
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非线性系统控制,海洋环境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计,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水下成像等方向,模式识别研究,水下成像与图像识别研究,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北斗/GNSS导航定位及其应用。 |
3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检测技术,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生化要素光电检测分析,电化学传感器。海洋环境智能感知技术研究,海洋深境监测仪器研制,微纳机电工程。 |
3 |
大气科学 |
博士 |
海洋气象水文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监测等。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海洋数据平台开发,智能算法,海洋生态预警模型算法,人工智能专业。 |
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电路与系统,嵌入式,FPGA,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微电子学及固体电子学。 |
3 |
电子信息 |
博士 |
软件工程、控制工程、仪器仪表工程、人工智能 |
3 |
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海洋光学,微波遥感、数值模拟,海洋大数据,GIS智能时空分析,遥感机理及应用,GNSS数据处理,海洋测绘,环境遥感监测,卫星高度计数据处理。 |
2 |
机械/机械工程 |
博士 |
海洋资源开发装备设计,机电液一体化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流体机械结构分析与优化,现代传动与控制技术,精密仪器与机械。 |
2 |
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 |
博士 |
流体机械/化工过程装备设计及优化,流体机理及及控制研究,高效水下推进器研制,泵设计与优化,流体机械设计及应用等。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无线电物理,光/电磁散射与传播,毫米波雷达立体成像。 |
2 |
光学/光学工程 |
博士 |
激光探测技术,光学遥感,激光光谱,激光器研发,光学传感激检测技术,光纤传感、超快激光加工,海洋生物化学要素光学原位检测方法研究及传感器研制,光学传感水质测量。 |
3 |
海洋科学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生态学,水环境遥感。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分析化学 |
博士 |
金刚石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基于碳基材料的新型传感技术,荧光传感器,光谱分析,高精度压力传感技术,海洋温盐深传感方法与技术。 |
2 |
声学/水声/地声/流声/电声 |
博士 |
基础声学,水下声信道与物理场,水声信号处理,水声通信,海洋地声检测,流体与声学交叉融合,电声系统设计,水声换能器、振动传感器。 |
2 |
生物学/生态学 |
博士 |
生物学专业,海洋微生物检测,生物监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生态模型研究,伽马辐射测量,海洋生态传感器器件研制,传感器校准算法及模型,生态传感器测试,微型化海洋生态传感器,生物监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荧光标志物检测分析技术,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等。 |
2 |
二、招聘岗位资格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热爱岗位工作。
2.年龄在35岁以下,博士研究生,身心健康,满足岗位所需的相关条件(详见招聘岗位条件)。
3.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
4.具有钻研精神、奉献精神,在近五年时间里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或优异的科研业绩。
5.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相关教学工作。有下列形之一的,不得应聘: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因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被解除公职或受过处分的人员。
3.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有考试违纪行为且在停考内的人员。
4.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三、待遇与支持条件
1.来研究所就入事业编,入省属事业单位编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工作地青岛。
2.三年准聘期内享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待遇,五险两金。
3.工作单位为博士提供丰厚的购房补贴、科研启动项目。
4.青岛市给予博士一次性安家费15万元。
5.青岛市博士研究生住房补贴(博士1200元/月,紧缺专业博士1500元/月,连续发放3年)。
6.青岛市给予博士后一次性安家费25万元。
7.青岛市连续2年给予博士后7000-13000/月生活资助,每年5-10万项目资助。
8.可竞争申报单位海仪英才托举计划,申报海仪优青、海仪杰青、海仪中青年领军人才。
9.可竞争申报单位硕博培养基金项目。
10.每年免费体检,每周双休,有食堂有餐补,有寒暑假期,节日福利活动等。
院士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开展海洋科学研究!
院士工作站院士课题组围绕我国海洋卫星遥感业务化定标与检验需求,聚焦海洋卫星遥感智能定标与检验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海洋卫星遥感定标验证大模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智能处理算法、高精度海洋卫星定标传感器、新型高稳性智能定标浮标、海洋立体定标验证系统等的研究,推进我国海洋卫星遥感智能定标验证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国产装备研发,现诚聘优秀博士后共同开展科研工作!
目前院士课题组所需博士专业及数量如下:
学历学位 |
所需专业 |
研究方向 |
人数 |
博士 |
海洋科学 |
海洋遥感 |
1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智能算法 |
1 |
博士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结构物系泊受力分析 |
1 |
博士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仪器与自动化 |
1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嵌入式电路与系统 |
1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部
2025年诚邀海外优秀青年学者依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部是面向国家“海洋强国”和山东“海洋强省”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依托齐鲁工业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六十余年的科研积累成立的科教融合学部,学部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海洋技术科学学院整合组建而成。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相关成果转化;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建设海洋监测科技创新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2019年6月,以海仪所为依托成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院。
海仪所编制442人,现有职工26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120余人,拥有院士2人,泰山学者系列人才专家12人,1人获国家“政府友谊奖”,4人获“齐鲁友谊奖”。获批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个,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以海仪所为依托,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山东省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监测设备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平台。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取得各项专利600余项。其中,海仪所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系统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目前我国在位业务化运行的10米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均由海仪所研制、建造并提供技术保障,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所有海区,为我国海洋预报、气象预报、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实时观测数据;船舶气象仪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舰船、科学调查船、志愿船及民用船只;研制的自动化台站观测系统性能可靠、稳定性高,实现了无人值守连续监测,广泛应用在沿海海洋环境监测站、海岛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站及海上平台等;研制生产的各类海洋调查工具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勘测调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持续聚力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我们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
一、项目申请条件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以2025年国家发布的同类型项目指南要求为准):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研究领域:海洋科学、海洋监测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大气科学、光学工程、海洋遥感、海洋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
3.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4.具有博士学位;
5.在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8.限项要求执行国家自然基金委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二、海外优青资助模式
(一)项目获批资助:国家提供100-300万元经费资助,资助期限3年。
(二)学部提供支持: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且与单位签订全职聘用合同后,提供以下支持条件:
1.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增列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2.聘期内年薪优厚,具体数额一人一议,额外提供购房补贴,在国家提供经费基础上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配备一流的软硬件工作条件;
3.配备科研助理,在团队建设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4.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上学问题;
5.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积极推荐申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及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并享受相关科研支持及生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