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微结构光电子学实验室于2015年1月成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微结构光电材料与器件;光场调控、成像与传感;微纳结构的超快动力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复杂介质探测与成像;各向异性电磁材料等。实验室现已建成深圳市柔性存储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拥有科研面积约600平米,大型科研设备包括飞秒激光加工系统、飞秒激光检测系统、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可见光红外近场光学显微镜、并行计算系统、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原子层沉积仪、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扫描电镜等,价值约2000万元。
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13人,学术带头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汪国平教授。研究骨干包括教师8人,专职研究人员5人,其中8人获得“深圳市孔雀人才”,2人获得“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得深圳大学“荔园优青”。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一系列研究项目与课题,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20余篇,包括 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Applied、Physics Report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等顶级期刊。
一、应聘条件
(一)博士后
1.获得(或将获得)光学、光学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熟悉光学,电磁场、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
2.热爱科研,有责任心,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或数值模拟能力;
3.读博期间在SCI高水平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研究论文。
(二)专职(副)研究员
1.已获得光学、光学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熟悉光学,电磁场、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
2.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光学、物理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后经历;
3.在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中科院一区论文至少1篇,或二区2篇;
4.有较好的写作水平、团队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工作条件及聘期待遇
团队介绍参考
https://lamo.szu.edu.cn/index.htm
博士后待遇参考(33-50万)
https://hr.szu.edu.cn/info/1024/7266.htm
专职(副)研究员待遇参考深圳大学相关招聘信息
https://hr.szu.edu.cn/rczp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