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座拥有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曾以“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的雄浑气魄,承载着十三朝的辉煌。今日,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在此交融,钟鼓楼晨钟暮鼓,诉说千年故事,城墙巍峨屹立,见证岁月变迁。扎根于此的西北院,自1956年创立以来,深植“西迁精神”之基因,始终站在国家能源电力发展的潮头。
作为西北院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我们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目标,投身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现诚挚邀约博士后英才加入,与我们携手,共同擘画未来能源体系的宏伟蓝图!
一、为何选择我们?
古今碰撞的科研磁场
在十三朝古都,西北院不仅传承着历史的智慧,更在书写能源电力的未来。截至2024年底,西北院累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9项,省部级科技奖240项,集团级科技奖297项;主编、参编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60余项,国家专利752项。我们不仅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更是驱动产业进步的技术策源地。
双碳赛道领航实力
西北院始终践行“双碳”战略部署,凭借68年行业积淀,在新一代煤电、光热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中走在前列。如今,我们正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氢基能源、海上能源、压缩空气储能与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光热发电等新能源前沿科技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等。充足的资金与完善的平台,为自主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超级导师天团
西北院携手行业内知名技术专家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公司人才实力雄厚,现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集团公司级及以上各类专家93人,已构建起国家大师、行业大师领军,副总工程师、博士及博士后为骨干的人才梯队,为联合培养博士后提供了理想的成长环境。
二、博士后权益保障
1)薪资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年薪20至30万元。特殊领域的优秀博士进站,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案具体面议(详询后文联系人)。薪资以基本月薪+绩效薪酬+博士后课题之外科研成果奖励+公司级与地方政府安家费的形式支付,在站期间期望值可达40至50万元。
2)六险两金
缴纳六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补充医疗保险;两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配合办理博士后人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落。
3)补贴补助
通讯补贴、交通补贴、降温补贴、医疗费补助等。
4)福利假期
每人独立周转房(现有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使用、福利食堂、年度体检、节日福利、团建活动、带薪年休假等。
5)多彩生活
公司各项职工体育、文艺、拓展活动。
三、课题研究方向
1)绿色氢基能源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绿色氢基能源多场景仿真与决策支持;先进制氢技术;生物质气化及合成甲醇;撬装分布式装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依托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
2)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热力电池技术应用研究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热力系统;高温储热;透平机械
依托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3)面向深远海的漂浮式海上平台关键技术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水动力性能与动态响应、结构设计与材料优化
依托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
4)海上风电换流站结构设计研究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海上风电
依托专业: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力学
5)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海上风电
依托专业:电气工程、能源动力
6)超导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超导技术
依托专业:电气工程、材料与化工
7)储能电池系统集成设计技术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电池管理系统(液流、锂离子等);热管理及其他相关方向
依托专业: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8)人工智能在线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依托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或其他相近专业
9)道路交通综合能源站关键技术研究
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交能融合、综合能源
依托专业: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能源动力
四、报名须知
1)报名条件
1、毕业于国家重点院校或领域内著名院校;
2、在2025-2026年取得上述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3、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身体健康,品行端正;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站期间能独立或带领团队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5、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