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校园占地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000余亩。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行业领军高校。199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7月和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我校学生回信,饱含着对中外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对学校办学追求与育人成效的充分肯定。
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国家重点学科覆盖整个石油生产过程。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在油气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在碳中和工程与技术、油气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布局清洁低碳智能学科群。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进入1‰。
学校现有油气资源与工程、重质油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室,油气生产安全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2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20个中石油重点实验室分室。油气学科领域研究优势突出,在非常规、深水、深地、清洁能源、管网安全等领域持续产出重大成果,在油气智能化、氢能、储能、CCUS等新兴研究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入选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学校人均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特别是科研获奖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政策,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840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355人),建成了一支拥有5名两院院士为中流砥柱,53人次国家级领军人才为主力,55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为生力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总人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教育部“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类型及待遇
(一)杰出人才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取得高水平原创性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出重大贡献;对学科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构想,在学科建设中做出卓越贡献,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关键的领军人才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业绩卓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薪酬待遇
(1)工资待遇面议;
(2)购买北京人才房1套,或领取安家费(面议)并租用学校公租房(至退休年龄)。
生活条件:
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二)领军人才
具备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做出突出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业绩显著,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或具备相当学术水平的人才,且年龄原则上小于55周岁,身体健康,能胜任相应岗位任务要求。
薪酬待遇(可选择结构工资制或年薪制)
1.结构工资制
(1)享受领军学者A岗学者津贴税前30万/年;
(2)购买昌平人才房1套,或领取安家费税前300万元并租用学校公租房(至退休年龄);
2.年薪制
(1)税前年薪100万元;
(2)合同期内可租用学校公租房。
工作条件:
(1)享受平台建设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办公条件建设费最高达660万元;
(2)聘任学校专业技术二级岗;
(3)聘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享有专属研究生招生名额(前3年每年2个博士生指标);
(4)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工作条件。
生活条件:
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办理配偶及子女户口随迁。解决其子女入学入园需求;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三)优秀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和技术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人作用,做出重要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或具备相当学术水平人才,且年龄原则上小于43周岁,身体健康,能胜任学校相应岗位任务要求。
薪酬待遇(可选择结构工资制或年薪制)
1.结构工资制
(1)享受优秀学者A岗学者津贴税前15万/年(最长10年);
(2)安家费税前150万元并租用学校公租房(5年)
2.年薪制
(1)税前年薪70万元;
(2)合同期内可租用学校公租房(10年)。
工作条件:
(1)享受平台建设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办公条件建设费最高达290万元;
(2)聘任学校专业技术三级岗1个聘期,享受所聘岗位待遇;
(3)认定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4)聘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享有专属研究生招生名额(前3年合计4个博士生指标);
(5)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工作条件。
生活条件:
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办理配偶户口及子女户口随迁。解决其子女入学入园需求;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特别关注:
来校工作5年内获评杰出人才或领军人才相关称号的,以及来校工作3年内获评优秀人才相关称号的,依照引进高层次人才按就高原则执行安家费、平台建设经费、科研启动经费等相关待遇,但不叠加享受。
三、优秀青年人才引进类型及待遇
(一)优秀青年学者
男性不超过36周岁,女性不超过38周岁,学术基础扎实、独立创新能力显著、发展方向明确、有潜力入选各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的优秀青年人才。
薪酬待遇与住房保障:
聘期内享受学校专业技术四级岗岗位津贴,可以按照特任岗位教授(正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学校提供公租房或安家费。
工作条件:
认定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期内首次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指标限制,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要求;具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资格;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二)青年拔尖人才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薪酬待遇与住房保障:
聘期内享受校聘专业技术四级岗岗位津贴,可以按照特任岗位副教授(副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学校提供公租房或安家费。
工作条件:
聘期内首次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指标限制,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要求;聘期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具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资格;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三)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
针对主要针对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储能、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紧缺的学科拓新方向,学校特设特任岗位教授和特任岗位副教授。
特任岗位教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原则上应具有2年及以上相关学科领域的工作经验,成果突出并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
特任岗位副教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近3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公认的代表性成果。
薪酬待遇:
在聘期内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时,可以分别按照特任岗位教授(正高级)、特任岗位副教授(副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的聘期内分别按照正高四级岗、副高七级岗的标准享受年底岗位绩效;对于特别优秀的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候选人,满足相关要求可以在聘期内不受指标、任职年限、基金项目限制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青年教师(直接引进)
除体育、艺术类教师须具有硕士学位外,其他专业新进教师一般须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或博士学位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硕士学位的一般不超过27周岁。
优秀的海归博士或国内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我校师资/优秀学科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条件),以及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基础学科的拟引进教师可以直接办理入职。
薪酬待遇: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为教职工发放工资待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支持,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上级批复的落户指标协助办理就业落户。
(六)师资博士后、优秀学科博士后
具有博士学位,入站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应届博士毕业生或与其他单位无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已取得优秀科研学术成果,并且达到学校相关博士后项目学术选拔标准。
薪酬待遇:
师资博士后工资待遇参照事业编制教师相应岗位的工资体系执行;在站期间可申请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师资博士后入站即为学校师资,出站考核优秀的可直接留校工作。
优秀学科博士后薪酬待遇为不低于税前30万元/年;在站期间可申请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或享受相关补助;优秀学科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的可以被选留为学校师资。
四、应聘方式
学校全年接受应聘。如有意向者可将简历和相关成果支撑材料发送至各二级单位联系人邮箱,与各二级单位招聘联系人直接联系。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
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留学人才网”
学院 | 学科 | 联系人 |
地球科学学院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王老师 010-89734935 Email:xhwang@cup.edu.cn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力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化学,机械类等及相关和交叉学科 | 李老师 010-89734150 Email:lixp@cup.edu.cn |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 曹老师 010-89739075 Email:SD_hgxy@cup.edu.cn |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宫老师 010-89731680 Email:cupcmte@163.com |
地球物理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 | 徐老师 010-89731308 Email:xujing2017@cup.edu.cn |
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 安全科学与工程、海洋油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人工智能及其他相关学科 | 吴老师 010-89731285 Email:wuxf@cup.edu.cn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 张老师 010-89731729 Email:cnem@cup.edu.cn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油气人工智能 | 赵老师 010-89731658 Email:xxxyzp@cup.edu.cn |
理学院 | 化学、物理学、数学、应用统计 | 王老师 010-89733898 Email:2427393099@qq.com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应用经济学类 | 马老师 010-89733072 Email:jgxy@cup.edu.c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陈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3158 Email:sydxmy@cup.edu.cn |
外国语学院 | 区域与国别研究 | 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1610 Email:wxy@cup.edu.cn |
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 | 体育学、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 | 徐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9165 Email:wtxy@cup.edu.cn |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新能源与地质勘探、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智能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与环境化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郝老师 010-89734612 Email:xlhao@cup.edu.cn |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 碳储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碳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孙老师 010-89731636 Email:sunleilei@cup.edu.cn |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 | 碳中和能源相关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系统工程、地热、CCS/CCUS、智慧能源、智能探测、地下储能、地下储氢、碳循环与碳监测 | 范老师 010-89733952 Email:fanzhuoying@cup.edu.cn |
教师引进联系人:赵老师86-10-89733060
人才引进联系人:尚老师86-10-89733108
博士后引进联系人:马老师86-10-89733109
学校网址:http://www.cup.edu.cn
学校人才招聘网:http://hrzp.cup.edu.cn/
通信地址:北京昌平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事处
邮编:1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