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总医院是深圳市市属公立医院,深圳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开业七年多来,医院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提升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医院共开放科室48个、病区23个,医院实现学科全覆盖。
建院至今我院共计获批国家、省、市等各级项目2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4项;省级项目54项;市级项目103项;南山区卫生科技项目41项。全院共获批科研经费1.52亿元。
深圳大学总医院自2019年开始与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已累计培养博士后36名。2021年12月,深圳大学总医院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现有博士后合作导师14人。
2024年博士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1人获国家“博新计划”B档资助;发表中科院2区以上SCI论文8篇。
瞄准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目标,我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广纳博士后人才。医院将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诚挚邀请您的加入!
一、薪酬待遇
(一)薪酬组成
1.固定薪资:36.4万元/年(连续两年),包括深圳市博士后补助和医院基本待遇、合作导师津贴、住房补助等。
2.绩效奖励:由博士后入站奖和博士后在站绩效评估奖励组成,最高55万元。
3.科研专项奖励: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根据课题获批情况可获得相应的科研专项奖励,如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可获5万元/项的科研专项奖励。
薪酬粗算(根据绩效评估达到的等级和科研专项奖励情况粗算):
1.优秀:两年最高102.8万元,不含五险一金医院缴纳部分。
2.卓越:两年最高132.8万元,不含五险一金医院缴纳部分。
(二)其他待遇
1.医院将按医院工作人员标准为在站博士后购买五险一金。
2.博士后出站后择优留院或留深工作后可申请36万元深圳市生活补助。
3.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国家、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大学和医院各项人才项目。
4.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选择落户深圳市的,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医院将按深圳市相关规定协助办理有需求的博士后子女入学事宜。
5.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6.博士后出站可申请留医院工作,凡考核合格根据岗位需要优先录用。
7.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调整,以最新的文件为准。
二、应聘条件
(一)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二)取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三)要求全职在站工作,取得优秀科研成果者将优先录取。
(四)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所学专业、研究方向与意向合作导师的研究方向相近,具有独创性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
三、招聘学科(方向)
科室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导师简介 |
创伤救治中心 |
姜保国 |
1.严重创伤救治; 2.周围神经损伤; 3.关节周围骨折。 |
https://sugh.szu.edu.cn/Html/News/Columns/630/Index.html |
魏鹏 |
创伤救治与整形修复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1034.html |
|
关节创伤科 |
尚剑 |
临床与基础材料结合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753.html |
普外科 |
巩鹏 |
1.消化道肿瘤发展转移分子机制及活性药物筛选; 2.胃肠道肿瘤精准诊疗与人工智能。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242.html |
刘忠 |
1.胃肠道肿瘤的免疫治疗研究; 2.器官移植的免疫耐受研究。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280.html |
|
血液肿瘤科 |
于力 |
血液病精准诊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免疫治疗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492.html |
妇科 |
吴雪清 |
1.早期不良事件对生殖调节轴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载药系统在妇科感染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巨噬细胞亚群在胚胎发育中作用机制研究。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229.html |
中心实验室 |
李永辉 |
1.AML1-ETO剪切复合体的结构及功能; 2.AML1-ETO及AML1-ETO9a的降解机制; 3.AML1、AML1-ETO及AML1-ETO9a靶基因的异同及其蛋白质组学; 4.m6A修饰与RNA剪切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中的调控机制; 5.m6A修饰与AML基因组不稳定性。 |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8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lood、EMBOMolMed、Biosens&Bioelectron、FASEBJ、IntJCancer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七十余篇。 |
心血管内科 |
尹新华 |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734.html |
康复科 |
李建军 |
骨科、运动医学、脊柱脊髓损伤康复 |
从事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与治疗相关研究领域一线工作30余年,申请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局级课题60余项,主持的在研项目有:1.饮食模式干预对脊髓损伤小鼠神经和肠道功能影响及其机制探究;2.双阴性T细胞在脊髓损伤后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殖发挥神经修复作用的机制研究等。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张庆丰 |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344.html |
麻醉科 |
孙焱芫 |
麻醉药理学、疼痛生物学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189.html |
肾脏病科 |
王琴 |
肾脏与高血压,肾脏磷负荷与炎症 |
https://sugh.szu.edu.cn/Html/Doctors/Main/Index_9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