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智能成像与生物通讯实验室由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领衔,联合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物理、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深厚学科优势,南京鼓楼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以及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力量,搭建起独特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实验室围绕重大前沿目标,聚焦前瞻性、基础性研究,致力于脑机接口、脑信息生物成像、神经网络活动信息解码、神经编码与神经调控、类脑智能计算、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推动脑机智能成像与生物通讯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柔性生物界面电子器件实验室由刘志远研究员负责。刘志远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中组部青年qian人;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教授,国家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国家工信部揭榜挂帅优秀榜主,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面上、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项目、深圳市孔雀团队等。课题组十多年来专攻柔性人机接口系统与应用,包括新一代外周神经肌肉界面柔软电极(体表/长期植入)、软硬接口、硬件开发以及应用验证;还有面向人形机器人的柔软触觉皮肤技术。近几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文章多篇;入选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世界前2%科学家榜单。
研究方向:脑机接口系统与医疗应用
研究神经元之间的信号编码方式,开发有效的物理/化学神经调控技术,融合智能算法发展新型脑机接口系统,为脑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变革性技术。
工作地点
南京或深圳
招聘条件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材料科学、高分子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0周岁。
2.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3.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薪酬待遇
1. 在站期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基础薪酬(年薪25~40w),将依据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动态薪酬调整。享受医院职工同等科研奖励。
2. 支持申请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入选各类博士后人才计划者按规定享有政府资助,同时叠加享受单位原薪酬福利待遇及相关配套支持。
3. 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实验平台,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4. 鼓励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实验室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发展前景
1. 博士后在站期间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相应职位。
2. 将有机会与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和专家开展深度合作研究,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影响力。
3. 通过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助力积累丰富的科研和临床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