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现设有17个教学科研单位,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9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项目、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311人,教授141人,副教授375人,博士学位597人,硕士学位580人。教师中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个,教师中有省级重点联系专家5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名师5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1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青年拔尖人才3人,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项目3人,省产业教授8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
图书馆藏书393余万册(其中含电子图书211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96个,图书馆实现了管理自动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开通了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单位、省级“校园网信息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十佳优秀网站”。
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影视中心(湖师大礼堂)、标准塑胶运动场、综合体育训练馆和网球、篮球、排球等运动场馆,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实验大楼,现代化图书馆、体操训练馆、游泳馆等项目已列入建设规划。大学生创业基地是湖北省首批示范基地和孵化示范基地。学校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大楼和实践基地——“湖师大剧院”位于校内青山湖风景区,是黄石市现代化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水上莲花”,是中国第八届艺术节黄石地区的主场馆,其教学设施和功能在全国高校处于一流水平。
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拥有25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和10个市级科研平台,包括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清洁生产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个。近五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10项,其中国家级社科项目和自科项目114项。2019年至今,学校荣获省部级奖项15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奖9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2022年第三届“发明创业成果奖”1项。积极服务湖北省和黄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产业研究院,组建省级和市级新型智库,相关专家学者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为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被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和“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士、俄罗斯、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收海外留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派遣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深造。目前学校已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在北爱尔兰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8所孔子课堂。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格局良好。
学校有学生社团59个,建有国内外各类实习基地近350个,其中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省级示范基地7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十分活跃,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天地。学校优化本科招生专业结构,科学编制招生计划,面向27个省(市、区)招生,努力满足考生报考需求。学校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育人实效,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同类院校,是“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和“湖北省‘三支一扶’先进单位”。
建校50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扎根在湖北省基础教育第一线。学校已成为湖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为教育强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招聘岗位
湖北师范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需求一览表 |
||||||||
一、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 |
||||||||
序号 |
设岗单位 |
招聘岗位 |
应聘资格条件 |
联系方式 |
||||
岗位类别 |
招聘计划 |
岗位职责 |
所需学科专业 |
其他资格条件 |
||||
1 |
人事处 |
专技岗位 |
不限 |
教学和科研 |
教育学、光学工程、汉语言文学等及相关专业 |
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为所在专业领域的著名学者,已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的人才。 |
郭老师: 0714-6575256;hsdzp@hbnu.edu.cn |
|
二、学科骨干人才 |
||||||||
序号 |
设岗单位 |
招聘岗位 |
应聘资格条件 |
联系方式 |
||||
岗位类别 |
招聘计划 |
岗位职责 |
所需学科专业 |
其他资格条件 |
||||
1 |
各学院 |
专技岗位 |
20 |
教学和科研 |
校内各专业 |
具有高级职称,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影响力,已取得较高的学术成果。取得教授或相应正高级职称者年龄一般50岁以下,取得副教授或相应副高级职称者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 |
各学院 |
|
三、优秀青年博士 |
||||||||
序号 |
设岗单位 |
招聘岗位 |
应聘资格条件 |
联系方式 |
||||
岗位类别 |
招聘计划 |
岗位职责 |
所需学科专业 |
其他资格条件 |
||||
1 |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
专技岗位 |
174 |
教学和科研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经济学 |
一般在40周岁及以下。人文社科类专业应聘者可放宽至45周岁。 |
王老师: 0714-6510017;490473866@qq.com |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法学、民族学 |
翁老师: 0714-6574516;383392204@qq.com |
|||
3 |
教育科学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教育学、心理学 |
陈老师: 0714-6573757;330698436@qq.com |
|||
4 |
体育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体育学 |
苏老师: 15802768945;673161759@qq.com |
|||
5 |
文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 |
董老师: 0714-6527126;12405585@qq.com |
|||
6 |
外国语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国际中文教育、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教育学 |
柯老师: 0714-6522915;wgyxy@hbnu.edu.cn |
|||
7 |
历史文化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中国史、世界史、社会工作、社会学、社会保障、人类学、民俗学、旅游管理、人文地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
王老师: 18271627102;501687192@qq.com |
|||
8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续老师: 0714-6571069;451957274@qq.com |
|||
9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
郑老师: 0714-6571339;457368847@qq.com |
|||
10 |
化学化工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
朱老师: 0714-6515602;chem@hbnu.edu.cn |
|||
11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
余老师: 0714-6571579;chxyzhaopin@163.com |
|||
12 |
生命科学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
雷老师: 0714-6511613;394650685@qq.com |
|||
13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地质装备工程 |
康老师: 0714-6571055;106010344@qq.com |
|||
14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科学与计划、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艺术学、新闻传播学、设计学、教育学 |
刘老师: 0714-6511915;1054075287@qq.com |
|||
15 |
音乐舞蹈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艺术学、教育学 |
姚老师: 0714-6573782;350669580@qq.com |
|||
16 |
美术学院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教育学 |
石老师: 0714-6570620;361328628@qq.com |
|||
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
专技岗位 |
教学和科研 |
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 |
曹老师: 0714-6576185;iam@hbnu.edu.cn |
|||
18 |
学工处 |
专职辅导员 |
5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 |
不限专业 |
1.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2.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 3.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 |
朱老师: 15623004705; 1258686183@qq.com |
|
心理健康老师 |
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 |
心理学、应用心理 |
1.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2.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 |